
目前,SKEMA商学院63000余名校友遍布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在走出校园之后,他们秉持国际化理念,凭借自身专业能力,在各个领域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留法数年后,回到国内大都市,他用专业素养助力中法企业交流。从学业正式迈入职场的这段时间里,他有哪些深刻体会?
本期,SKEMA新闻中心邀请到SKEMA 2021届校友高泽祺,为我们分享他的故事。
本期人物 INTERVIEW
高泽祺

本科毕业于巴黎萨克雷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毕业于SKEMA商学院21级国际商务专业
自2021年至今,任中国法国工商会商务经理,负责华东区会员和人力资源服务及其他大型项目的组织和执行
SKEMA商学院全球校友会上海校友大使
01
校园经历
关于为什么从公立大学转向精英商学院,其实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职业发展选择。在萨克雷大学打好了商科理论基础后,我渴望获得更贴近企业实战的训练。SKEMA最吸引我的是它独特的全球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跨文化环境。
此外,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也将熟练掌握“英文”变成了必须项,这使我脱离原本的舒适圈(法语),快速完成了从欧洲本土教学体系到国际化模式的转化。
同时,学校与LVMH、欧莱雅等300多家企业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SKEMA中国校区也一直与国内企业保持着紧密联系,就业、企业的认可,以及校友网络能够带来的资源优势等也是我选择精英商学院,选择SKEMA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对一场小组实践项目记忆深刻,其内容是四至五个同学一组,商量手机入市的策略方案,决定手机定价、目标人群、广告投放、科技研发等各重要因素。
老师会按回合收集每组的决定数据,投入大数据模型,计算每组盈亏,然后同学们再按照自身财政情况以及市场情况继续分析并做出下一回合的决定。
这个游戏,很多人感觉会是一个策略的制定,是理论和实践的一个结合,确实如此,但也不止于此。它让我在踏入社会之前就了解到:你的主意再好,也要别人听进去才行。
SKEMA是一个国际化学校,我们的组员经常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文化背景下对事物的固定认知。

这个小小的游戏,让我真正意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并如何以合理的沟通或让步达到一个共赢的局面,而这往往是职场中最基础但也最重要的意识和能力。
02
就读体验
我在这里想谈及我当时的论文导师,很可惜因为他没有直接教过我,且时间比较久远,我忘了他的名字。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法国老爷爷,我想以他为例,因为他是SKEMA的所有老师很好的一个缩影,也代表了SKEMA整体的师资精神:开源包容、客观公正。
我在写论文时正值特朗普执政期间,多处领域对中国采取强硬姿态,其中包含诸如孟晚舟事件、Tiktok收购案、华为指控事件等,由于我的专业是国际商务,于是就将论文定在更加宏观的“中美贸易战”上。
然而,在论文答辩之前我却开始担心:我写的是否过于尖锐?如果导师持传统观念,是否会对该主题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态度?我会不会因此得一个低分?
但是我的导师非常开明,他完全跳出一切欧美传统的地缘政治观念,以极其客观公正的经济思维评判、认可了我论文中的分析,表示了对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赞赏。
但反过来想,全球化,不也正是SKEMA一直以来秉持的方针吗?比起其它欧美学校,这不正是其核心价值观和魅力所在吗?

SKEMA的职业服务中心不仅活跃,更是一个真正连接学生与企业的动态桥梁。除了常规的企业宣讲、校友分享和招聘会之外,我印象很深的是他们的服务非常个性化。
就业指导老师会和我们进行一对一的咨询,不仅仅是修改简历,更是深度帮助我梳理职业规划:我的优势在哪里,适合哪些行业,如何在中法跨文化环境中定位自己。

泽祺来到SKEMA新生行前会
分享个人发展经验
他们还组织了很多模拟面试,尤其是针对法企的案例面试,这让我在后续真实面试中更加自信和从容。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提及,我当时面试中国法国工商会时,商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就已经对SKEMA商学院非常了解,也认可我们的教育质量,这对我顺利入职提供了很大的助力。我相信这就是SKEMA全球布局的影响力所在。
03
工作经历
作为华东区商务经理,我主要负责会员关系、人力资源服务以及大型活动的策划与执行。

中国法国工商会是一个促进中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帮助法企在华落地发展,同时也推动中方企业与法企对接;以及为企业搭建互帮互助的交流平台,创建良好发展的投资环境。
同时,我们也提供人才招聘、政府事务、商务拓展等全方位支持。
首先,我必须要说,我们所有工作的基础,都源于会员企业一直以来对法商会的深厚信任与支持。这份支持首先源于他们对这个共同体的认同感,即大家认同“法国企业在华集合体”这个共同身份,并相信聚在一起能产生更大的能量。
在此基础上,会员企业选择加入并长期留在法商会的核心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点:“价值认同” 与 “资源对接”。
价值认同是情感基石,企业认同我们共建的这个平台的价值理念,认同我们推动中法经贸合作的使命。这远超出简单的“品牌背书”,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资源对接是实际价值。这正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将会员的认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希望通过法商会获得真实的商业机会、前沿的行业洞察和高质量的专业人脉网络。
因此,我们的角色就是当好这个“网络连接器”和“价值创造者”。通过定制化的服务、高质量的活动和持续的深度沟通,不断让企业感受到“在法商会,我能收获价值”。正是这种持续的价值获得感,让我们最终与会员之间建立了牢固的、长期的信任关系。
04
职业思考
目前法企与人才之间追求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双向奔赴”,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这种相互的期望也变得更加务实。
对于法企而言,除了专业硬技能,它们越来越看重候选人的跨文化适应力、清晰的长期职业规划、笃定的终生学习观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以及其个人价值观是否对企业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

反过来,当下的优秀候选人在择业时也显得更为谨慎。在经历了市场的波动后,他们首先寻求的是一份可靠的事业稳定性和职业安全感,这成为了一切长期发展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他们更看重企业是否能提供清晰、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路径,一个真正尊重个体、倡导公平与包容(DEI)的文化氛围,以及一个能支持他们不断学习成长的平台。他们是在选择一个能与之共同度过周期、稳健发展的伙伴。

为达成“双向匹配”,企业需要清晰地传达自己的发展韧性、对员工的长期承诺以及文化价值观,而候选人也需要真诚地展现自己的稳定性、长期规划与学习潜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建立持久而稳固的合作关系。
发起法商会ESG领袖委员会,主要是基于两个层面的考虑:
首先,是发挥法国企业的传统优势与领导力。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全球趋势,更是法国企业的基因与强项,许多法企在这一领域已是全球领军者,我们有责任将在华法企的这股先锋力量汇聚起来,将这种领先优势转化为在中国市场的集体影响力。
再者,ESG无疑是在华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ESG本土化的道路挑战重重:政策解读的复杂性、标准落地的差异性、以及实践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让许多企业都感到“单打独斗”的困难。
因此,这个平台的创立,核心目的就是化“独行”为“同行”。

欢迎志同道合者加入
我们在这里共享最佳实践,破解信息壁垒,优化行业生态;通过互帮互助、集思广益,我们不仅能共同克服挑战,更能携手抓住绿色经济带来的机遇,实现法国企业在华长期健康发展。
这正是法商会存在的初衷,即通过平台的搭建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共赢局面。
对我来说,平衡多维度工作的核心,远不止是个人层面的时间管理,更深层次的是依赖于我们法商会内部高效的团队协作和共同的信念。
我们所有同事都秉承着为会员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信念,这是我们能够高效协同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和信息是高度共享、透明流通的。

我们建立了非常顺畅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定期沟通,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汇聚最合适的内部资源和专业知识。无论是会员服务、人力资源还是项目策划,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联合作战。
当然,从个人层面,我会用优先级管理来规划工作节奏,而在SKEMA的学习经历让我早已习惯了多任务并行的工作模式,这种能力让我能更好地融入并贡献于这种高效的团队协作中,应对复杂的工作挑战。
05
学长建议
从我接触的案例来看,企业青睐的年轻从业者,必然是软硬实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除了专业硬技能,以下几项软实力如今变得尤为关键:
▶ 卓越的跨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
▶ 快速学习与主动适应变化的能力
▶ 开阔的胸怀与对DEI(多元、公平、包容)的深刻认同
▶ 熟练的语言能力,流利的英语是实现有效跨国沟通与合作的最重要工具
▶ 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地化执行的能力
▶ 强烈的责任感与可持续思维

归根结底,企业寻找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执行者,而是一个能够与团队、与企业文化共同成长,并为其带来积极影响的未来伙伴。
如果要说一个最具成就感的突破,应是2024年,值中法建交6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从零到一成功策划并落地了与同济大学合作的 “法国企业日” 活动。
这不仅是一场论坛,更是一个向中国年轻一代展现法国企业在华六十年辉煌成就、创新HR政策与DEI(多元、公平、包容)实践的重要窗口。

活动汇聚了政、商、教育界的重要嘉宾,吸引了超过30万的直播观众,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这个项目规模大、层级高,期间困难重重,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失败。
但正是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最大的障碍往往是我们脑海中“设想”的困难。
一旦你敢于开始,就会发现所有问题都会在行动中浮现,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调动所有资源、凭借智慧和韧性,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它们。

如果有什么经验值得分享给在校的学弟学妹,那就是:不要自我设限。
相信自己策划的能力,更要相信自己实现它的能力。勇敢地去做那些看起来很有挑战的事,因为真正的能力和信心,正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困难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SKEMA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维和实战能力,就是我们迎接这些挑战最坚实的底气。

真正的成长
始于直面困难的具体行动
成于在实战中淬炼的底气与信念
泽祺用扎实的工作履历
诠释了商科人的卓越风采
他以快速应变的智慧面对挑战
以开放协同的精神搭建桥梁
更以从容有序的格局驾驭复杂
在他身上
理性与远见相融,实干与情怀共生
从SKEMA出发的他
不断积攒着这样一种走向世界
亦扎根现实的力量
对前行路上的SKEMA人来说
这种力量,即是他们的精神内核

撰稿丨SKEMA商学院新闻中心
图片版权丨©Lora Barra / SKEMA Business School
转载说明